【优秀女科学家寻访活动-4】潘美红:智慧创新绘农业蓝图 奉献青春展巾帼英姿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鼓励更多女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再建新功,市妇联和市科协联合开展优秀女科学家寻访活动,通过多元化的传播形式,深入探访杰出女科学家的科研一线,倾听她们的动人故事,传达她们的声音,展示她们的非凡魅力,激励更多女性投身科学研究。让我们共同感受科学的力量,见证港城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卓越追求和杰出成就。
人物简介
潘美红,女,1980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2008年至连云港市农科院工作至今,现任连云港市农科院蔬菜室副主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三星团队-连云港市农科院蔬菜室成员。潘美红同志一直坚持在蔬菜育种和技术推广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参加省、市科研、服务类项目50余项;参与育成蔬菜新品种19个,申报植物新品种权9个;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申报发明专利5件;制定省市地方标准、团体标准17项;参编著作1部、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等科技奖励14项。获得“连云港市十佳巾帼科技之星”“连云港市三八红旗手”“连云港市青年科技奖”“市级机关优秀党员”“连云港市三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521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五期第三层次(考核优秀)、第六期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第六期省“333”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作为蔬菜室一员,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先进集体;获2012、2014、2015、2019、2020年度的院先进个人。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工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聚焦产业痛点,开展系列研究
洋葱是世界性主栽蔬菜,我国洋葱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一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着种种挑战:品种依赖国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自主品种更新滞后、品种结构过于单一,繁制种技术落后、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绿色生产意识不足、种植模式粗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潘美红所在的连云港市农科院洋葱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省、市级多项项目的大力支持,致力于解决这些痛点。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洋葱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创新、优质新品种的选育、高效育种体系的建立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等方面。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团队选育出了“连葱”系列洋葱品种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这些品种不仅涵盖了早中晚不同熟期,还包括了黄紫白不同皮色及扁圆不同球形,形成了一套多样化的中日照洋葱品种体系。这一成就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洋葱种业的“卡脖子”问题,还实现了我国洋葱主栽品种的国产替代,显著提升了我国洋葱产业的自给自足能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生产疑惑
践行“亚夫”精神,服务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