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 > 公告栏

42170 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提案

市妇联 发布日期:2023-06-25 16:15:36 浏览次数: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诱惑的增多,大量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缺位、未成年人受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体现在校园霸凌、心里疾病、沉迷网络、违法犯罪等方面。面对日益增长的此类问题,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出发,我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1、创建公益平台,成立家长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终身,我们往往关注对孩子的教育,而忽视了对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等问题的培训、解答。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教育、法律、心里学等专家学者创建公益平台,对未成年人父母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解答。

2、加强学校管理,杜绝校园霸凌。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实在校园中度过的,孩子的心里健康成长受校园环境的影响很大,受不良习气影响,存在校园霸凌现象。我们要加强校园管理,对学生深入了解排查,把霸凌行为扼杀在萌芽中,既保护被霸凌者,又防止霸凌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强化因材施教,激励引导人生。不同未成年人的家庭际遇不同、个性不同,不能以同一标准教育要求未成年人。要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特点,挖掘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采用不同的教育保护方法,给与他们温暖,培养他们的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全面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4、推广普法宣传,筑起法制围栏。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让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通过媒体报道、宣传栏、黑板报、讲座、艺术巡演等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提升全民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意识、让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入人心,筑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制围栏。

5、加大打击力度,清理非法经营。严格督促营业性娱乐场所、网吧、酒店、网路平台等特定场所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提醒标牌,打击涉非涉黄出版物,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未按《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执行的市场主体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6、成立爱心组织,帮扶重点对象。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爱心组织,吸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参加,针对单亲家庭孩子、孤儿、父母残疾、生病或犯罪无力照顾的孩子,进行重点帮扶, 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和服务,一旦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没有履行照护职责,或者自身遭受伤害等情况,应当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帮扶要持续跟进,及时回访,工作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