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妇儿发展规划> > 纲要规划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儿童共创儿童友好博物馆的若干建议

童联萌 儿童友好联盟 发布日期:2023-06-20 15:20:19 浏览次数:



儿童友好博物馆是指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特定需求,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和展览,以便儿童和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来增强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图片.png


儿童友好博物馆的评价标准,建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展览内容: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是否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展览方式:博物馆的展览方式是否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性,是否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3. 安全保障:博物馆是否能够保障儿童的安全,是否有相关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

4. 服务水平:博物馆的服务水平是否友好、周到,是否能够满足儿童和家长的需求和要求。

5. 教育价值:博物馆的文化教育价值是否高,是否能够通过展览和活动向儿童传递有价值的知识和体验。

6. 社会影响: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是否高,是否能够为儿童和家庭提供有益的文化教育服务。

针对如何与儿童共创儿童友好博物馆,童联萌儿童友好发展中心收集整理了来自于儿童、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 建立儿童观察团:可以邀请一些经常参观博物馆的儿童组成儿童观察团,定期与他们交流,听取他们对于博物馆的建议和意见。儿童观察团可以参与展览策划、展品选择、展示方式等方面,帮助博物馆提供更具有儿童特色的展览和服务。

 2. 增加儿童参与性:博物馆可以在展览中设置更多的儿童互动环节,比如儿童制作、游戏、趣味问答等,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同时,博物馆还可以制作一些儿童专用的讲解资料,为儿童提供更易懂的参观指南和解说。

3. 培训博物馆工作人员: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接受针对儿童服务的专业培训,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掌握与儿童交流和引导的技巧。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儿童提供服务,提高博物馆的儿童友好度。

4. 建立适儿化数字化平台:利用最新技术,博物馆可以建立数字化平台,为儿童提供在线参观和交互体验。比如,博物馆可以制作一些儿童专用的视频资料、互动游戏等,通过网络平台向儿童开放,让他们在家中也能够了解博物馆的展品和文化。

5. 吸纳儿童志愿者:博物馆可以招募一些儿童志愿者参与博物馆的服务和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博物馆工作的过程,了解博物馆的运作和管理,同时也能够通过儿童志愿者的反馈和建议来改进博物馆的儿童友好度。

6. 加强与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博物馆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学校交流等方式,了解家长和学校的需求和意见,可以更好地为儿童提供服务和教育,同时也能够提高家长和学校对博物馆的认知和信任度。

7. 创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博物馆可以定期推出针对儿童的文化教育活动,比如儿童讲座、工作坊、亲子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学习和探索文化知识。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博物馆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8. 建立反馈机制:博物馆可以建立一个反馈机制,鼓励儿童和家长对博物馆的展览和服务进行反馈和评价。收集儿童和家长的反馈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博物馆的儿童友好度。

9. 加强国际交流:博物馆可以借助国际交流的平台,学习和借鉴国外博物馆与儿童合作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10. 建立儿童友好博物馆的认证机制:博物馆可以联合政府、专业机构建立儿童友好博物馆的认证机制,通过一系列评估和认证,为儿童和家长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和体验。认证机制可以包括儿童友好展览、儿童参与度、儿童安全保障等方面,通过认证提高博物馆的儿童友好度。

——童联萌儿童友好发展中心

(工作人员微信号 CCFU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