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妇儿发展规划> > 工作动态

童眼观城 “童”创未来
聚焦五个友好 ——打造有温度的儿童友好新港城

市妇儿工委办 发布日期:2024-10-10 08:56:50 浏览次数: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践行儿童优先理念,逐步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健全儿童事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断进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着力打造“童眼观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品牌,推动将儿童友好的“概念”发展为“实景”,宜游宜居宜创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1.jpg

一、聚焦社会政策友好  体现儿童优先原则

纳入相关规划。“十三五”以来,我市在规划引领、配套政策、配置资源等方面贯彻儿童优先原则,推动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写入《连云港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现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2.jpg

建立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市发改委等20余家单位联合召开连云港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印发《连云港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不断提升儿童友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3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讨论会.jpg

完善政策体系。市政府及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围绕儿童参与、儿童需求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出台了《连云港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连云港市家庭教育工作“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连云港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更好推动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支持。

4赴赣榆区未成年人发展中心调研1.JPG

二、聚焦公共服务友好满足儿童发展需求 

童健康服务有序发展。将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公共设施配套相关规划,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开设婴幼儿照护机构或服务,因地制宜设置亲子活动场所全市共有托育机构220余家。联合卫健等部门实施“健康宝贝工程”,5年来,全市共发放免费服务券39.7万张,提供医保补助1676万元、财政补助3135.3万元,为48.7万人次孕妇及新生儿提筛查,对异常人群均给予医学指导与干预。

5.世界早产儿日活动.JPG

基础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8.18%、99.76%、99.1%;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建与扩建,校园周边增设小游园、儿童乐园、家长等候区、免费停车场等,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娱乐休闲场所。推进义务教育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实现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深度共享。

6-1.jpg

6-2.jpg

6-3盐河水利风景区.jpg

文体服务供给丰富多元5,新改建刘志洲山、月牙岛等体育公园22个,玉带河、东盐河等健身步道90公里,新增更新健身路径器材9000余件,各场所均设置儿童专用设施。建设“悦园”“西园”“书韵里”“萃樱园”等“一园一景一特色”的口袋公园120余个,园内配套建设儿童活动场地,设置儿童游乐组合器材、读书角等,为儿童提供休憩娱乐场所。在图书馆、书店、文化广场、大型商超等地增设儿童阅读空间,满足儿童随时随地阅读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公益活动,为儿童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体育设施与供给服务。

7.儿童友好图书馆.jpg

三、聚焦权利保障友好完善儿童福利体系 

关爱困境儿童,加强分类保障。建立健全困境儿童“主动发现、精准保障”机制,着力解决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问题,新改扩建8个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建设“梦想小屋”1270余。累计开设“海生草”关爱留守儿童公益班163个,6000余人直接受益。每年开设“爱心暑托班” 200,缓解暑期儿童无人托管问题。“十四五”以来,共筹集善款250余万元帮扶8600余名困境儿童,为2700余名儿童完成微心愿。

8-1.jpg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协同推进。健全完善连云港市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体系,建有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中心8个,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25个,年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的残疾儿童3000余人,残疾儿童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率均达100%,儿福利和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

9.jpg

程融入社会,做港城小主人。积极推动儿童全方位参与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联合成立少年观察团,通过自拟调研主题、自选调查方式、自定活动等形式,组织少年观察团开展“童言童议-我们的章程,我们定”“童眼观城-探索光明奥秘科普体验”“探秘生命与自然”等议事活动和参与式调研,针对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10童言童议-我们的章程,我们定.jpg

四、聚焦成长空间友好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在大型商超、机场车站码头、医院、旅游景点、科教场馆等公共场所,配置母婴室儿童座椅、儿童厕位、儿童洗手池等儿童专用设施加强社区、街区、学校、医院、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

11连云港市妇保院.jpg

引入一米儿童视角。市妇幼保健院、东海县妇幼保健院在新院区建设过程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处处体现“一米视角”;海州区扁担河、御景园等街区创新儿童公共空间供给方式,造更加安全便利宜居宜学的街区环境;连云区依托旧改造项目,激活社区闲置区域,增加儿童“微空间”,打造“游戏角落”,营造安全、友好的社区环境;东海县西双湖景区因地制宜,专门辟出6万多平的区域,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儿童友好主题公园。

12西双湖儿童友好公园.jpg

以点带面培树典型。会同市发改委等单位深入社区、医院、图书馆、公园以学校、幼儿园等地,指导各地科学有序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已有市图书馆、东海县西双湖公园、海州区机关社区等13个单位成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单位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被纳入《江苏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导手册》典型案例。今年5月,推荐了“盐河水利风景区”“和安小学儿童友好校园建设空间”“依爱田园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等9个项目参与全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评选活动。

13.为13个儿童友好示范单位授牌.JPG

五、聚焦发展环境友好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落实市《关于开展“五大行动”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深入贯彻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实施家庭教育“十百千万工程”,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市人大立法,出台《关于促进家庭教育的决定》,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

14.jpg

打造儿童参与的文化平台。在市广电台教育传媒中心开设《童眼观城》栏目,让儿童参与写稿、主持、制作、播出关于市少年观察团走访调查的节目内容。2024年市“两会”期间,筹划播了《童眼观城·连小童跑两会》8个专题,采访了姜玲、孙昭睿、付凯、臧永明等政协委员,提出了垃圾分类”“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关注流浪动物等话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我心中的儿童友好城市”征文、童谣、绘画作品征集与连云港市儿童友好城市标识(LOGO)、主题及宣传标语的征集活动,全市儿童踊跃参与

15.连小童跑两会.jpg

筑牢安全屏障,开展多元保护行动。强化未成年守法意识,健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干预机制,出台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在全市医疗HIS系统嵌入“强制报告提醒程序”,建立“福佑·蓝海湾”一站式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避免因案件办理给被害人造成次生伤害。健全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构建“1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通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网络护苗工作站”“飞天小女警”新媒体工作室等阵地,开展“连e护苗”“护蕾行动”“连小朗课堂”“女童保护公益课堂”等活动,提高儿童自我防护能力,健全交通、溺水等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