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园地> > 巾帼风采

市二院李敏,用心底的光照亮康复之路

市妇联 发布日期:2020-11-17 15:01:25 浏览次数:

为吞咽困难患者探索可行之道

张师傅在2017年春节时因为急性脑梗被家人送入市二院神经内科,经过精心治疗后,张师傅身体状况逐渐稳定,肢体运动功能也慢慢恢复,但张叔叔留有严重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进水,甚至连正常的口水都不能下咽,只能鼻饲管,还不停流口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当时张师傅告诉李敏:“李主任,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用嘴吃饭、喝水,你帮我想想办法吧!”

这件事让李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难道像张师傅这样的患者都要一辈子插着鼻饲管吗?通过多方了解和努力,李敏带着康复治疗师蒋丽丽到国内最好的康复医学科学习吞咽障碍评定、造影与康复治疗技术。经过半年的学习,在放射科积极配合下,市二院康复医学科在2018年成功开展了吞咽造影技术,结合规范化开展冰刺激和吞咽肌的康复锻炼,为张师傅这样的吞咽障碍患者顺利实现经口进食探索了一条积极有效的治疗之路。

经过近一年的规范化治疗,张师傅实现了他的夙愿---像普通人一样用嘴吃饭、用嘴喝水。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定要把自己身体上神奇的变化告诉和他有着同样烦恼的患者群体,他想说的是:在市二院康复科,获得的不仅是功能的恢复,还得到了医护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医学博士的康复研究之路

埋头书本和数据研究是李敏的强项,硕士研究生期间,她的研究方向是脑血管病,她发现经过药物治疗,原本死亡率很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很大一部分能活下来,但有3/4的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不仅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大部分患者都有抑郁倾向。

2010年,李敏入职市二院,正值康复医学在临床的兴起。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神经功能症状,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当时医院希望李敏加入康复科,她立即同意了,欣喜地加入了康复科这个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的科室。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李敏先后前往国内知名康复科进修,系统地学习康复医学的基础、技术,整天泡在病房里,虚心向专家请教,光笔记她就记了好几大本,勤奋好学的她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康复科的相关技术。

用人性的光辉照亮康复之路

从事康复医学工作这些年来,李敏深感患者的困苦与不易,她希望不光用技术,也要通过热心服务,以实际行动,帮助广大患者,为患者和家属解决问题。

近年来,康复科先后开展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吞咽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干预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等先进康复技术,引进了包括MOTOmed床边肢体康复训练设备,平衡评定与训练治疗仪、认知言语功能评价治疗系统、MOTOmed情景互动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悬吊训练系统、吞咽功能评定与训练治疗仪等国际先进仪器;先后有几千位脑梗后遗症患者在康复科这里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能力和信心。

56岁的王师傅是家中的顶梁柱,因突发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无力瘫痪在床,不能翻身、不能自主进食,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王师傅感到很绝望。李敏和康复小组的成员经过全面评估,认为王师傅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是完全有希望站起来的,甚至可以重返工作岗位。

首先,康复小组对王师傅进行了心理疏导,缓解他的情绪;在医护人员的鼓励下,王师傅重燃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经过一个月的系统康复治疗,王师傅可以自己吃饭;两个月后,王师傅在监护下能室内步行;三个月后,王师傅生活基本能自理。康复后的王师傅和康复科结下了不解之缘,时不时回到康复科来看看医护人员,更成了其他康复患者的好榜样。

我要亲口说声谢谢

80岁的黄爷爷因脑梗导致失语。两个月前,刚到市二院康复科开始治疗时,经康复科言语治疗组诊断为“运动性失语合并口颜面失用”。那时候的黄爷爷,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了,只会“喔喔喔”简单发音,口舌唇的随运动都不能支配。但是黄爷爷想正常说话的愿望特别强烈。这股力量支持、鼓励着他坚持做言语康复。在家人的支持下,黄爷爷经历了两个月的高强度训练,重获说话的功能。

黄爷爷及家属对康复结果相当的满意,黄爷爷坚持自己发声,念出对市二院康复科医护人员的感激。

打造港城康复最强科

天道酬勤,李敏踏实工作获得的不仅是患者的康复,更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在李敏的感召下,团队坚持精湛技术与优质服务相结合,成员个个专业技术能力强,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为患者解除疾病之痛苦,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热情周到的康复服务,市二院康复医疗学科已经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市级重点科室,患者纷纷慕名而来。李敏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着她心中的“港城康复最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