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妇女·百年百人丨王仕花:让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
电影《守岛人》原型人物、全国时代楷模王仕花每每忆起丈夫王继才,总会流泪喃喃自语,“我会经常上岛,因为开山岛才是我真正的家。我陪老王32年,如今他走了,我要把老王没有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让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王仕花,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
王仕花和王继才结婚35年,其中32年是在开山岛上度过的。丈夫走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王仕花都住在女儿家,这也是她守岛以来离岛最长的一段时间。她常说,那段日子里都不敢回忆“守岛岁月”,夜里时常做梦,梦到老王又在喊她去升旗、巡岛、护航标……
1983年,王仕花和王继才结了婚。当时,王继才是民兵营长,王仕花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工作体面稳定,日子甜蜜舒心,村里人都很羡慕他们。
1986年7月,王继才告诉王仕花说要去执行任务,让她回娘家过几天。半个月后,王仕花回到家,还没看到丈夫回来。就问婆婆,婆婆欲言又止,再三追问,婆婆才告诉王仕花,王继才去守开山岛了。王仕花心里一怔,开山岛,在灌云当地人眼里就是一座“水牢”,王继才一个人在岛上,这日子可怎么过呀!在她的再三恳求下,直到第48天,武装部长才派船把她带上了岛。
船刚靠岸,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王继才就出现在王仕花面前,像个野人似的。来到王继才住的哨所,空酒瓶、烟头扔得满地都是,脏衣服胡乱堆着。王仕花的心一下揪了起来,王继才以前可是烟酒不沾的啊,她心疼地说:“这岛别人都不守,凭啥咱守?走,我们回家!”可是,王继才脚底像生了根,望着大海说:“仕花,你回去吧,照顾好老人孩子!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王继才是个犟脾气,他认准的事,牛也拉不回头,王仕花只好一个人下岛。回到家的几天,王仕花精神恍惚,茶饭不思,想的都是他一个人在岛上。思来想去,她下定决心要陪丈夫一起守岛,岛上条件再苦,有她在他身边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啊。
辞职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岛上除了几排空荡荡的旧营房,就是光秃秃的乱石。到了晚上,岛上一片漆黑,海风呼呼作响。没有淡水,只能喝接来的雨水;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吃的一根葱、一棵菜、一粒米都要从岛外运来。夏天湿热,他们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常常半夜里疼醒,只能你帮着我,我帮着你,互相敲打,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1987年7月,王仕花预产期临近,谁知那年的强台风突然来了,无法下岛。眼看就要临产了,王仕花肚子疼得特别厉害,心想:看来,娘俩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旁的王继才手足无措,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抓起步话机联系镇武装部长的家属,在她的指导下,找来剪刀在火上烤一下,颤抖着手剪断孩子的脐带,撕开身上的背心在开水里煮一下,简单地包扎好。当孩子发出第一声啼哭时,王继才满头大汗,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直到现在,王仕花想起来都后怕:如果当时她难产或大出血,那可是两条人命啊!儿子出生后,王继才给他取名叫“志国”,老王说:“志字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心’,就是希望他当一名战士,心中有祖国,立志要报国!”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有一次,王仕花和王继才沿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王继才整个人都被卷到海里去了。王仕花心想:这下完了,老王命没了。接着又一个浪头过来,她看见浑身湿透的老王,正从另一块岩石往上爬,赶紧跑过去,一把将他拽上来。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万一出现意外,也好相互有个照应。那些年,正是那根普普通通的背包绳,把夫妻俩的生命拴在了一起,也把他们和开山岛紧紧拴在了一起。
2014年,中宣部授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5年2月11日,是一个永远值得他们铭记的日子。那一天,在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亲切接见了王继才,和他手拉手坐在一起,共叙家常,关心地问岛上生活怎么样,爱人身体怎么样,孩子工作是否满意,还有什么困难。习主席的关心让王继才深受鼓舞,当即承诺:“请主席放心,我一定把开山岛守好,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习主席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王继才去世后,组织上关心王仕花,让她担任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虽说是名誉所长,但王仕花仍时不时会回岛上看看,做好楷模精神的“传帮带”,教育、引导新“守岛人”把爱国奉献精神刻在心中、践在脚下。近四年来,一批又一批新时代民兵把习主席的关爱当成守岛卫国的强大动力,接过老所长王继才的接力棒,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每每思念王继才,王仕花总会把岛上的变化告诉他,“老王,你走后,开山岛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上岛会冻着了,再也不用担心晚上巡逻回来,因为看不清楚路摔跤了。”
开山岛畔,涛声依旧,王继才已走了近四年。王仕花平时住在燕尾港,因为那是离开山岛最近的地方。岛上有值守民兵,有夫妻俩共同守岛32年的回忆,有“人民楷模”王继才的铜像,仍以站姿振臂前方、远眺大海。铜像旁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除了做好对新“守岛人”的“传帮带”外,作为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王仕花先后到省内各地市,中央党校、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新疆伊犁自治州、军委国动部、武警指挥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军地单位巡回报告百余场,直接听众近百万人次,多次接受军地主流媒体采访,讲述她和丈夫王继才的“守岛故事”,宣传和践行楷模精神。她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带头弘扬爱国奉献精神,自觉做新时代奋斗者,支持、关心和指导接替我们守岛的民兵,把开山岛守好,让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作者:夏兴俭 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