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三八红旗手标兵汪燕:37年坚守岗位 甘心育桃李
汪燕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工作37年来,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以求地探索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关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勤恳工作,诚心待人,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爱岗敬业讲奉献,勇挑重担。甘于奉献、诚实敬业,工作上注意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爱生如子、严慈相济,做给孩子带来希望的阳光教师。不断学习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在学生成长中获得人生的价值。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坚守课堂,建构“尚美求真 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评价改革。坚持教学一线,带高年级一个班语文课,勤奋钻研,热爱课堂,用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师生和家长的认同。创设“美的语文课堂”,形成“以生为本、活泼智慧”的课堂教学风格。勇挑重担,注重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在课堂教学模型的建构方面,我带领团队着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出“尚美求真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家长为主要老师的“苍梧百家讲坛”已经成了学校的品牌,学校也被评为连云港市教育系统“优秀家长学校”。改革评价,光明网等网站纷纷转载我校的评价改革。学校年年获市教学质量奖。
引领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突出的成效。本人在作为学校课程基地、教学、科研、师资队伍、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分管副校长期间,在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突出的成效,使建校短短几年的连云港市苍梧小学成为省市有名的广受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和家长赞誉的一方名校。带领全校老师创建“西游文化”特色项目,这是连云港市苍梧小学在建校初期就创建的省小学特色文化项目,以创建为契机,充分挖掘“西游文化”的深刻内涵,提炼了办学理念,找到属于苍梧小学的文化价值追求,构建了“尚美课程”体系和“尚美求真,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西游特色文化项目“西游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实践研究”被评为省优秀特色文化项目,并获连云港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带领团队改编少儿版《西游记简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热爱教育科研工作,教育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能力。本人热爱教科研,科研促成长,做教科室主任和分管教科研的副校长15年,为连云港市教科所兼职教科员,分管的教科研工作多次获教海探航优秀团队奖,连云港市首届中小学教科室“四个一”竞赛先进个人,连云港市第二届中小学教科室“四个一”竞赛先进个人。学校年年被荣获“教海探航”优秀团队奖,师陶杯组织奖,并连续几年获连云港市教科研贡献奖和推进奖。2012年,主持的省重点资助课题《连云港市小学语文名师学术思想、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结题;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中长期规划课题《基于区域推进的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D/2015/02/085)于2017年6通过结题鉴定。
关爱青年教师成长。先后担任“港城名师工作室”、连云港市教育家型教师发展共同体、连云港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主持人,是连云港市“尚美”四有好教师团队和连云港市小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工作室导师,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区域老师共同成长。以汪燕港城名师工作室为例,工作室是连云港市第二批“港城名师工作室”之一,共有来自全市两个县、四个区、两所直属学校共 18 所小学的 27 名成员。工作室围绕“美的表达”这一主题,让语文为培养“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儿童而教,先后开展十余次活动。活动形式丰富,有作家赵丽宏领衔的读书活动,有袁浩、武凤霞、黄艳梅、高子阳、陈红等著名特级教师引领的专题活动,有工作室成员“校校行”等特色活动。每次活动都立足儿童,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发现语文的美,透过语言文字欣赏文本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引导儿童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心灵体悟,发现语文的美,学会美的表达。工作室通过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起研究相关理论和进行实践,探索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进而辐射到各县、区和学校,使更多的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三年间,在各项活动中,成员们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得到长足进步。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在省、市级优质课、基本功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共有42节,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4篇,主持市级及以上研究课题46项。在全市上课、讲座、开设论坛等120余次,很好地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工作室成员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的1人,由“市名师”提升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的1人,由“连云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提升为“连云港市名教师”2人,由普通老师提升为“连云港市语文骨干教师”的有多人。工作室在连云港市第二批港城名师工作室年度考核中均获得优秀。论文《名师工作室:让教师以团队的名义成长》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并发表于《江苏教育》,《江苏教育》和《习作与阅读教学研究》分别对工作室进行了报道。
天道酬勤,付出着,也收获着。37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学生以及家长们的认同,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连云港市劳动模范、连云港市三八红旗手、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连云港市首届“经典 悦读”推广大使、十佳港城最美领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