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举办“传承传统 缅怀先烈”清明节系列活动
在春风拂面、草长莺飞的清明时节,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市妇联携手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爱心妈妈们走进锦屏中心小学,共同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让留守儿童们在活动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同时也让孩子们铭记革命先烈的伟大奉献精神。
清明青团香,思念寄心头
走进美术教室1,一股淡淡的艾草清香扑鼻而来,一场以“清明青团香 思念寄心头”为主题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初心社工的丁老师站在讲台前,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正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以及清明习俗,如祭祖、踏青等。她详细地阐述了青团的寓意,那翠绿的外表不仅象征团圆,更蕴含着预防疾病、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好奇。通过实物和照片,丁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艾草的特征,并亲自指导他们制作青团。
在讲解完青团的寓意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后,丁老师宣布:“现在,我们就要开始亲手制作青团啦!”孩子们瞬间欢呼雀跃,摩拳擦掌。爱心妈妈们将早已准备好的各种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在妈妈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从和面、包馅到成型,全程参与,乐在其中。他们还发挥创造力,制作出形态各异的青团,让传统的美食焕发出新的生机。鑫鑫(化名)小朋友看着自己的作品,满心欢喜地说:“我要把制作好的青团带回家和妈妈一起分享,让她也尝尝我的手艺!”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妈妈品尝时的惊喜表情。
风筝伴春意 巧手绘纸鸢
在美术教室2,另一场充满春意与活力的“风筝伴春意 巧手绘纸鸢”活动也在热烈地开展。初心志愿者们正带领孩子们沉浸在将要做风筝的欢乐之中。教室里,五彩斑斓的风筝材料铺满了桌面,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活动伊始,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了风筝在清明节中的特殊意义。他们用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明白了放飞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放飞风筝象征着放飞烦恼,迎接希望,寓意着祈福、驱邪和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风筝在空中翱翔时带来的那份自由与宁静。
在爱心妈妈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分组进行风筝绘制,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五彩斑斓的色彩为风筝披上了春天的盛装。一个小女孩特别引人注目,她画的风筝是一艘宇宙飞船。她一边画,一边兴奋地说:“我要让我的宇宙飞船飞到太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她的画笔在风筝上飞舞,每一笔都充满了对梦想的追求和对未知的好奇。
风筝绘制完成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操场上。在志愿者帮助下,调整风筝线,准备放飞自己亲手绘制的风筝。随着一阵轻快的奔跑,风筝们陆续升上了天空,它们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仿佛一个个灵动的小精灵,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与希望。
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互相帮助,分享着放风筝的乐趣。那个画宇宙飞船的小女孩站在操场中央,仰望着天空中越飞越高的风筝,兴奋的跳起来喊道:“大家快看,我的宇宙飞船飞得好高啊!”她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周围的孩子们也纷纷为她欢呼鼓掌。风筝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孩子们的笑声在春风中飘荡,久久不散。
此前,市妇联邀请“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妈妈”徐建红走进锦屏中心小学通过讲述爷爷在陈家港战役中英勇牺牲、父亲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感受革命先辈“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情怀。此次清明节系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春天的美好。下一步,市妇联将继续携手社会力量,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为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