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 > 要闻关注

主面工作牵动 对应面工作驱动 连云港市妇联筑牢“五项对应面”工作构建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市妇联 发布日期:2023-05-10 11:40:22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精神,连云港市妇联以筑牢机制制度建设与工作载体搭建、示范点引领与覆盖面推广、品牌工作塑造与具体活动支撑、阵地优化打造与队伍凝聚共建、共性成果总结与个性案件深耕等“五项对应面”工作为基础,以第一项工作主面牵动,对应面工作驱动的“双动”模式为工作理念,构建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推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机制制度建设与工作载体搭建
  做好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市级妇联的顶层设计是重要前置基础,其中机制制度建设和工作载体搭建是顶层设计的“一体两翼”。健全机制制度是工作长效常态的保障,搭建工作载体是实现各项目标任务的途径。
  今年年初,连云港市妇联出台《连云港市家庭教育工作“十四五”规划》,明确主要任务、策略措施和部门职责。依托家庭教育促进“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契机,推动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15部门推出了以“推进十项家庭教育指导性工作任务、打造百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点、组建千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举办万场家庭教育公益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连云港市家庭教育“十百千万”工程。
  在注重机制制度建设的同时,市妇联通过主动搭建市级工作载体的形式推动目标任务的落实。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家庭教育公益项目化运作、家教指导课程编写,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征集跟踪、家庭教育工作定期研讨等市级指导性工作任务。广泛推出家教公益巡讲万里行、最美家教进万家、家风故事分享会、亲子实践研学等工作载体。
示范点引领与覆盖面推广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影响广泛且需要科学理念指导的工作,提升家庭教育工作实效,既需要示范引领,更需要实现广泛覆盖。
  连云港市妇联围绕家庭教育服务终端和特殊群体,打造一批家庭教育示范点。以“建立一本档案、绘制一张地图、培育一支队伍、开发一系列课程、完善一套机制、打造一批品牌”工作标准,建立57个家庭教育指导示范社区(村)。联合相关部门打造10个教育资源丰富、家教队伍健全、家教环境优良的家教机构指导服务示范点,构建家庭教育公益新平台。近期,30个学校家教示范校,20个留守儿童家教示范点和10个亲职教育示范点正在陆续建立中。
  去年以来,连云港市妇联策划组织家庭教育四大类32项工作和活动,开发家教精品课程84个,征集好家风好家训230余条,推出优秀家风家教故事30篇(条),开展家教家风家训宣传80场次,送学活动120余场,举办家庭文明故事会、交流分享会等活动100余场次,推送优秀家教、教子有方等相关家教知识2100余篇。
 品牌工作塑造与具体活动支撑
  做优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以品牌的影响力传播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在品牌的引领下,丰富活动内容,切实提升工作质效。
  连云港市妇联推出家庭教育工作品牌“连里·幸福家”,围绕“家风正、家教好和家庭幸福指数高”的江苏省家庭建设总目标,实施文明绘家、智慧兴家、实惠福家、平安和家、汇爱暖家等“五家”具体工作举措,推动家庭文明创建覆盖面和参与度日益扩大,家庭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弘扬;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家庭服务模式创新丰富,家庭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特殊家庭关爱帮扶用情精准,困境家庭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阵地优化打造与队伍凝聚共建
  做实家庭教育工作需要强化阵地建设,解决家庭教育中“物”的问题,需要整合凝聚队伍,解决家庭教育工作“人”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掘“物”的资源优势,激发“人”的能动性,是各级妇联组织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连云港市妇联建立家庭教育五级服务网络,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连云港市家庭研究会、网上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智慧父母成长学院、法检系统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家庭教育打造立体多维阵地。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因地制宜打造“8个一”家风阵地(家风主题公园、家风馆、家风街、家风路、家风墙、家风巷、家风长廊、家风亭等),全面提炼展示家风文化。
  依托阵地的凝聚力,连云港市妇联组建以一个家庭教育专家库、两个层级家庭教育指导团体、一个优秀家长联盟为组成“一库两团一联盟”,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千人团。汇聚教师、专家、“五老”、优秀家长等力量,为全市广大家庭提供切实有效的零距离服务。
共性成果总结与个性案件深耕
  家庭教育工作最终做的工作服务具体个人,共性阶段性成果总结有利于提升工作整体质效,典型个案深度追踪是提升工作针对性的不二法宝。
  连云港市妇联面向全市家庭常态化开展“榜样的力量”家庭教育案例征集活动,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真实、具体的小故事,推广“时时有教育、处处见教育、事事皆教育”的教育理念,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可操作的教育方法、育儿经验,帮助更多家庭和家长回归家庭教育的生活本质。针对困境留守儿童建立服务数据库,分地区、按类别将参与公益项目的留守儿童及其培训情况、取得的成果登记入档,跟踪了解其成长状况,定期进行分析与更新,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